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鑫日谈】持续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化解

【鑫日谈】持续关注中小银行风险化解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3-29 08:34

□本报实习记者 许予朋

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评级结果显示,大部分金融机构目前处在安全边界内,且这类机构的资产占比达到银行业总资产的99%。只有少部分金融机构仍然处在高风险区,不过这类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减少一半,连续6个季度下降。

这样的“成绩单”,反映出当前国内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取得一定进展,金融体系整体稳健,宏观风险趋于收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仍有10%的参评城商行及289家农合机构为高风险机构。中小银行健康稳定发展关乎一方百姓的金融安全,这就使进一步化解中小银行潜在风险、提升中小银行经营水平变得非常重要。

目前,部分中小银行不良资产仍相对较高,缺乏丰富的不良资产处置手段,不良资产正成为影响银行健康的“肿瘤”。植信投资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曾指出,中小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时,处置部门的资金、人力投入都不够,操作的专业性水平不高。不良资产重组过程中,需协调股东、职工、债权人、投资人和监管部门、中介机构等各方利益,具体实施难度大。受市场信心、债转股企业经营业绩影响,企业所持股份面临流动性风险,但股权退出机制尚不完善,影响了处置力度和效果。

为了缓解中小银行风险处置压力,目前金融监管部门正在探索设立常态化应对机制;同时,积极为中小银行创设更多不良资产处置手段。比如,充分发挥存款保险风险处置平台作用;推动、引导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积极参与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等。未来还可以考虑综合运用清收重组、自主核销、不良资产转让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提高不良资产处置速度。

除了稳妥化解风险,深化改革、建立长效机制更是推动中小银行实现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目前,部分中小银行还存在公司产权制度不健全、股权管理机制缺失、法人治理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对此,有专家建议,改善中小银行股权结构需要严把入口关,提高对股东的资质要求,积极引进与自身发展方向相吻合的股东。同时,从关联交易、组织架构、考核激励等方面着手,完善公司治理体系,理顺公司治理运作机制,提升中小银行内生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稳健发展能力。

2021年以来,在山西、陕西、辽宁、四川、河南等地出现了多个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案例,这实际上也是中小银行通过以优带弱,或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地方金融机构整体实力提升的方式。未来,中小银行在化险、提质方面还有许多可探索的空间,在健康发展的主旋律下,进一步消灭高风险的“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