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两会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民生痛点就是建言焦点

【两会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民生痛点就是建言焦点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3-08 08:04

□记者 房文彬

“回忆5年的履职经验,有收获也有遗憾,但面对未来,有动力也更有信心。”全国人大代表、太平洋医疗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持工作)周燕芳接受《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专访时表示,“5年来,身为保险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我积极为行业建言献策,推动建议议案实际落地,做到每一件建议都有回音,这让我很有收获感。今年是我履职的最后一年了,未来还想推动更多有利于行业的建议议案落地。”

为行业谋发展

“5年来,我从未感到放松,一直感到责任满满。如今,我仍然迫切想要为行业传递更多的声音,希望自己能够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周燕芳说。

作为保险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周燕芳的大多数建议聚焦在行业,这与其个人从业经历相关。

在日常工作中,周燕芳发现当前国内保险资金对绿色可持续投资的认知和实践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绿色可持续投资的制度体系、规范标准、信息披露等方面仍有待完善,开展绿色投资实践还面临一些问题。

因此,周燕芳建议,要鼓励保险机构参与绿色投资。

在保险业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周燕芳认为保险业在助推脱贫攻坚、防止规模性返贫阶段作出了积极贡献,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保险业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就此,周燕芳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涉农保险业务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保险业创新产品和服务,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此外,周燕芳还建议,应当把康复治疗师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加强国家和社会层面对康复治疗师的职业认可,由此缓解我国康复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偏少与社会对康复医疗服务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未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慢性病人群增加,国家对康复医疗事业发展会更加重视。康复医疗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建设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内容和有力保障,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应发挥更大作用。”周燕芳期待借由国家顶层设计,切实加大康复治疗师人才供给,匹配康复医疗快速发展的需求。

与人民同呼吸

“2018年是我第一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提的建议并不多。”周燕芳回忆道。2018年,她提交了“完善强制环责险制度助力绿色发展”和“完善农业保险机制助力精准扶贫”两份建议。

时隔5年,今年全国两会,周燕芳提交了6份建议,内容不只聚焦于保险行业,还结合人民切实的需求,聚焦“一老一少”,为女性和未成年人等发声。周燕芳对记者说:“我们是人民的代表,应该不负人民的嘱托,为人民发声。”

比如,面对职场女性育儿压力较大问题,周燕芳提出了建议。2021年,国家开放了三胎政策,然而出生率并未如期上升。周燕芳认为,原因在于高昂的教育成本、住房经济压力、职业发展和养育子女之间的矛盾等。她认为,亟须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形成有力托举,切实帮助女性分担育儿压力与维护职业发展权益,提升女性生育意愿。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周燕芳走访上海市长宁区法院少年法庭,关注到一些值得探讨的情况。她认为,要落实宽严相济的政策,引导未成年犯人回归社会,建议从联合制定规范文件、进一步扩大犯罪记录封存的适用范围、明确封存启动程序等方面完善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管理。

“民生痛点就是建言焦点。5年的履职经历告诉我,不能仅从个人、行业的视角出发,要勇于突破标签,坚持与人民、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努力找到国家、人民与行业共赢的结合点。只有这样,才能踩在时代的节奏上,推动建议加速落地。”周燕芳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