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深读】金融男女相信“爱情”吗?

【深读】金融男女相信“爱情”吗?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3-08 08:04

编者按:

每一位闪闪发光的她,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金融行业,要强、上进的从业女性越来越多。她们通常拥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也具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金融从业女性面对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与焦虑。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有代表性的金融从业女性,通过她们的讲述,透视女性在金融职场中的规划与期待、在生活中面临的困惑与焦虑。


□实习记者 许予朋

“工作还是爱情,为什么会变成‘选择题’?”

“29岁了,所有人都在催我结婚。”

“见过了许多人,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最想要什么。”

高考时凭借高分拿下大学里“前景最好”的金融专业,本科时期攒足了学分申到“梦校”研究生资格,毕业以后驰骋在工作强度高却能尽情展示自我实力的金融职场,骆伊一路风驰电掣,甚至在周六晚上与朋友聚餐时,一只耳朵上还挂着用来听工作会议的耳机。

摘掉耳机,骆伊却不能免俗地面临“怎么还没有男朋友”的问询,面临被“催婚”的窘迫。而这不是一个光凭努力和脑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没有标准,它的答案更加开放。这与商业场上的博弈不同,洛伊觉得她更像在打一场“心理战”。

相亲中的“AB面”

在与许多人交流后,我们大致能够勾勒出“婚恋”领域中金融男女的“AB面”:A面,高情商、高效率,愿意表达且拥抱新生事物,这让他们能够获得更多丰富人际关系的机会;B面,忙碌、理性,甚至是带有强迫性的追求完美,也让某些机会变得转瞬即逝……

积极地认识了很多人之后,在券商工作的范迪至今没有遇到她心中的“那个人”。“我之前的择偶偏好是不太愿意找金融行业的,可能是因为同业相斥,也可能是因为太熟悉这个领域了,很难遇到让我真正欣赏的。一开始,我更青睐理工科出身的人,我喜欢在一个领域表现认真且有想法的人。”范迪说。但是接触下来后她发现,与纯理工背景的男生交流起来并没有那么多共同话题。但在与一位同行相亲过程中,对方展示出的细心、体贴与高情商却更令她印象深刻,相似的工作圈子也让彼此更谈得来。

可是在聊到最近发生的一则行业逸闻轶事时,范迪发现两人之间出现了矛盾点。“我告诉他我不喜欢工作带有性别偏见,但他觉得我是小题大做。”在吃过一顿饭后,也可能是因为双方都非常忙碌,他们“默契地”没有再花费时间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从一家体制内金融机构跳槽到互联网大厂之后,可可变得更加忙碌。“我现在用来找对象的时间都是碎片式的,虽然在线上认识后,线下转化率很高,但可能见一次面就没有下次了。”可可笑称。在选择时,由于希望对方的专业能力、收入水平能与自己匹配,可可的选择范围几乎缩小到了金融与互联网这两个行业,这就导致一个问题出现:双方往往都缺乏认真了解彼此的时间。

“有时候我刚刚认识一个男生,可是工作突然忙碌起来,等两三天之后再想跟对方联络,对方可能已经消失了。相反的情况也会发生。”可可说。

互联网时代兴起的婚恋交友App、小程序,能够以最方便的渠道、最清晰的方式将“千人千面”转化为一个个标签呈现在用户面前,提升选择效率,备受金融人青睐。面向985海归名校群体的线上相亲平台“陌上花开HIMMR”统计数据显示,平台男女嘉宾中,从事金融行业的以34%高居榜首,紧随其后的从业于互联网、科技,占了14%。金融和互联网行业优厚的薪水、开放的环境,使他们很愿意拥抱新鲜的相亲方式,更不惧坦露自己的心路历程,也更容易被应征者所青睐。

Monica在组织线下活动时发现,由于金融业圈子很大,同一领域的人既有共同语言,又能交换出一些新的信息,相对来说相互认识的成本会低很多。甚至有人在相亲会上递名片,“就算今天相亲没有达成,但是认识到了行业内非常优质的青年,对有些嘉宾来说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这让Monica觉得非常有意思。

永恒的“社会时钟”?

当下,职场中的年轻人除了屈从早起的闹铃,遵守公司的时间表,他们的生命中好像都被放置了一个“社会时钟”。

1976年,美国心理学家伯尼斯·纽加藤提出“社会时钟”概念。“社会时钟”很大程度上由个体所在社会的文化期望与认可的行为所决定,人们很容易将“社会时钟”内化到个体的生活决策之中,并与同龄人进行比较,以确认自己是否进入了“预期中的生命周期”。

入职券商前,范迪在一家金融基础设施公司工作。那时工作时间相对友好,范迪注意到,不少女同事顺利地拿到户口,紧接着生了孩子,有的跳槽去了新职场。生活、事业环环相扣,生孩子后再换工作遇到的“阻力”似乎也更小一些。“我就感觉别人的‘三年规划’做得非常好,而我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感情上都没有丝毫进展。”范迪感叹,那是她最焦虑的时期,几乎所有人给她安排的相亲,她都会“跟进”。

与此同时,家庭压力也是造成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范迪毕业于985名校,她的父母曾加入该校家长微信群。“家长群里时不时有人说起,我们家小孩今年结婚了,我们家小孩生了小孩……我觉得特别神奇。然后我爸就来问我,跟你差不多大的同学,怎么都结婚了?”

90后云菲在北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工作。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她“顺理成章”地再次选择就地过年。“其实我已经几年不回家过年了。父母虽然爱你,可是他们看见你还单身,真的觉得‘闹心’,我也不太想去承担这些负面情绪。”云菲无奈地说。初入社会时,云菲会以父母指定的人生路线来规划自己,无论是回到家乡城市的银行上班,还是积极努力地寻找情感的归宿。可是走着走着,一方面因为择偶这条路并不顺畅;另一方面随着工作变化,人生版图逐渐拓宽,云菲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我的生活里除了找对象,还有很多事情可做,找对象占的份额只是一小部分。可是跟父母打电话时,他们会说,我们只想跟你讨论这个问题,你又不想听,我们也没有心思和你聊别的了。”云菲说。

在仍然以家庭为单位养老的当今社会,父母的很大一部分焦虑来自不希望看到子女“孤独终老”。不过云菲尝试用更为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终极课题”:“我觉得养老这件事情是应该认真考虑的。至少希望社会能提供一个选择、一个保障,不要让那些没有结婚、没有生儿育女的人好像没有退路一样,让大家把婚姻当成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而不是一种‘避风港’式的,甚至是‘避难所’一样的存在。也许这样会减少一些焦虑吧。”

别为“神话”焦虑

2018年,28岁的玛雅违背“母命”进京务工,进入保险业。同年,玛雅妈妈加入“北漂家长相亲群”,身体力行帮女儿解决“终身大事”。

玛雅回忆,在成为北漂的头3个月,她结结实实相亲10余次:有教书育人的老师,有正气凛然的警察,有居无定所的工程师,也有相当耿直的程序员和潇洒自由的乐队主唱……有些只是双方迫于父母压力加了微信便无后话,有些线下见了一面互相有个交代。当时,玛雅对相亲抱着“相处两年、无法接受短时间内结婚”的态度,因此,当最后一个相亲对象提出希望“3个月内结婚”后,两人也因意见无法达成一致说了再见。

“那时候觉得相亲也挺有趣的,可是见过了那么多人,我打心底里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知道如何处理一段关系。”玛雅说。

阴差阳错,在一次闺蜜组织的聚会上,大家分享相亲经历,倾诉自己和对方的不靠谱。在座的一个金融“剩男”以男性视角帮玛雅分析了一些潜台词和含义,并且觉得她是一个挺有意思的“段子手”。后来,这位金融“剩男”成为玛雅的男朋友。

爱情神话中,丘比特降临,永远有那么多一见钟情,永远有那么多一往情深,有红色的玫瑰花瓣飘落;现实生活中,爱情、婚姻总是那么千回百折,不仅是一种情绪,更是一个社会过程,一个自我镜鉴的过程。

“我们的很多嘉宾都有非常相似的成长路径,在读书的时候非常专注,心无旁骛,也不能早恋,甚至到大学时期依然如此。当你毕业了,搞了两三年事业,突然一下子面临父母、同龄人的压力,告诉你该结婚了。可是事实是你没有经历过很好的情感教育和实践,我们的教育中很缺乏这一块。”Monica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在大型银行工作的陈宇,身边有许多金融系统内的朋友,他们因为工作忙、交友圈子小而始终单身。2020年,陈宇建了一个“泛金融圈交友微信群”,希望让这些优质的年轻人能互相认识,也许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

随着群人数从200涨到300,陈宇开始陷入焦虑:“这时候群里的男女比例已经失衡了,优质的女性非常多,她们对待交友这件事也非常认真,而条件不错的男生却不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作为‘两个女儿的父亲’这个身份影响了我的心情,我就特别替女生着急,努力地去拉各种男生进群,希望女生们能成功找到中意的另一半。”

直到去年底,某偶像男明星爆出“婚姻神话”破灭的新闻,这让陈宇恢复了先前的心态。“我开始思考也许婚姻不见得是唯一的、最好的解决方案,能找到一个让自己舒适的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陈宇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可是我依然相信人应该努力去寻找和体验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它是良性发展的,它会带给你力量,无论它的社会外衣是什么。”

在私募基金工作的罗滨正处于感情的迷茫期,但对于感情他依然抱有理性和笃定的观点:“其实从事金融业尤其是做股权投资,很多人是信奉长期主义的。长期主义其实就是说要穿越周期,看透企业的本质。谈恋爱的思路某种意义上也一样,想要长期陪伴相守一生的那个人,除了可能有共同的爱好、相似的经历之外,更是要从本质上去认同彼此的价值和内涵。往大了说,我们都在寻找和期待那个契合的灵魂”。

罗滨将继续等待。

(应受访者要求,骆伊、范迪、可可、Monica、云菲、玛雅、陈宇、罗滨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对话金融行业女性高管:释放人生的自由和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