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中国经济的速度、温度与深度

中国经济的速度、温度与深度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3-07 08:51

□程实 高欣弘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面对风云变幻的外部形势,中国顶层设计务实审慎、积极进取,着力平衡“稳”与“进”,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传递出了三个重要信号:一是秉承底线思维,保持经济增长的速度。2022年经济增速目标定为5.5%,普遍强于市场预期,对速度的高要求不仅展现了中国政府主动作为的定力与担当,也反映出基于现有政策空间与中长期规划的科学设计。

二是聚焦民生福祉,体现政策调控的温度。政府工作报告由宏入微,全面细化了保民生、稳就业和防风险的务实举措,减税退税两手发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为经济增长打下坚实的微观基础。

三是放眼长远未来,拓展高质量发展的深度。直面增长的三重压力,中国经济不急于求成,通过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赋能产业两个层面突破关键供给约束,引领产业优化升级。在不确定性中迎难而上,在下行压力下雪中送炭,在短期压力下放眼长远,2022年中国经济将带着速度、温度与深度爬坡过坎,行稳致远。

对速度的高要求,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强大底气

今年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在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以及变异病毒的反复冲击之下,全球经济失速已成必然,2月IMF也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至4.4%。而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设定在5.5%左右,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不仅展现出中国维持经济增长高要求的主动担当,也反映了基于现有政策空间与中长期规划的科学设计。

一方面,这一数字较2021年8.1%的增长水平有所下降,客观反映了中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务实说明了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降对中国的趋势性影响。另一方面,这一数字明显强于市场预期水平,例如IMF的预测是4.8%,彭博经济学家预期中值为5%左右,这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信心。笔者认为,信心需要由实力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宏观政策,正是中国经济不惧外部挑战迎难而上的坚实后盾。在纵向历史视角下,中国已经迈入高质量增长的阶段,5.5%的增速目标是考虑近两年平均增速与“十四五”中长期规划要求下的合理目标。

在横向全球视角下,中国过去两年防疫措施成效卓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张弛有度,相比其他主要经济体始终维持宝贵的政策空间,择机释放能对稳增长形成强有力的支撑。相应地,今年财政政策支出强度有所加大,发力明显前置。虽然赤字率拟按2.8%安排,低于2021年的3.2%,但如果考虑跨周期的资金结余流转,财政支出规模则较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此外,地方专项债券新增限额3.65万亿元,今年1月和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已达到8775亿元,发行节奏明显较往年加快。货币政策也将行动积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这体现出在稳增长的基调之下,货币政策工具箱将可能“开得再大一点”,聚焦于宽信用、稳杠杆、保障流动性和营造有利于微观复苏的金融生态。

对温度的勤维护,体现了政策调控的重心下沉

上亿市场主体均是经济稳定运行中不可或缺的微观组成部分,因而提升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信心与基础所在。在全球经济增速普遍下行、疫情影响叠加地缘政治动荡的复杂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由宏入微,全面细化了保民生、稳就业和防风险的务实举措。

第一,减税退税两手发力,纾困中小微企业。2月,国务院发布《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减税降费等针对性政策改善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以此对冲疫情与原材料价格上行的负面影响。此次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对上亿市场主体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中小企业吸纳了我国约80%的就业,上述延续性、递进性的公共政策有望为中小企业纾困,从而稳定国家的就业基本盘。

第二,延续保供稳价政策,着重维护粮食安全与能源安全。2021年受新供给冲击影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抬升,中央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的适时推出在保障工业生产有序进行的同时,减轻了中下游企业的经营压力。今年在地缘政治风险升级的情形下,海外通胀压力料将持续,或构成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经营利润的持续分化。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工作部署,重点增强国内资源的生产保障能力,为中小企业的有序经营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驾护航。

第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核心民生关切领域均提出了精准到位的政策支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部署资源向乡村倾斜也将作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对深度的广拓展,展现出提质增效的长远布局

尽管直面短期增长的压力,中国经济的顶层设计并未局限于眼前的增长,而是持续不懈地推动高质量发展。在今年贸易增长大概率放缓的情形下,要达成5.5%的目标增速,基建投资将转而成为最重要的稳增长抓手。2月公布的PMI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不仅建筑业PMI上升至57.6%的景气区间,从业人员分项也同步反弹至55.8%,为2020年8月以来最高,这表明基建发力已经从预期变为现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重返依靠“大兴土木”提振经济增速的时代。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扩大有效投资,不搞粗放型发展,开工一批具备条件的重大工程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而非盲目地将资源投入高耗能型产业。根据我们测算,今年基建发力将积极适度,广义传统基建名义增速或将处于6.4%-8.2%之间,整体有望拉动实际GDP增长0.4-0.6个百分点。笔者认为,更关键的增长动能将在新基建,新基建除了本身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还将通过提升经济效率加速产业数字化进程,发挥对制造业和消费的带动作用。

政府工作报告提及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预示出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将加大对新基建的投资力度,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由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换挡。在长远规划上,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将体现在基础科研创新和科技赋能产业两个方面。

(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高欣弘系工银国际宏观经济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