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评论> 记者观察:网红探店,还能信吗?

记者观察:网红探店,还能信吗?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2-01-14 22:03

中国银行保险报网讯 【记者 韩业清】

出门吃饭,不少人都习惯打开手机,先看看餐厅评分,尤其是网红的“探店”。在不经意间打开手机时,也会被推送“探店”或“种草”内容,但想要真正找到一个诚信优质、“表里如一”的店家,却越来越难。同时,探店内容同质化、菜品实际品质打折、价格夸大等问题,常常引发人们吐槽。所谓的“探店”已经掺杂了高度商业化的运作,难让人相信。

一男子吃饭不愿买单,称自己是有600万粉丝的探店达人,被餐厅服务员怒怼,“探店难道可以不结账吗?”一位网红博主探店肯德基吃炸酱面,称“太贵”“没法吃”,随后推荐了另一款罐装“老北京炸酱”。没过两天又发布视频,称肯德基炸酱面是“妈妈做的味道”……这样的探店乱象案例不胜枚举。“网红探店,还能信吗?”成了不少人心里的疑惑。

探店并不新鲜,早在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为主的图文时代,美食探店便是最热门的内容之一。早期内容引流的效应有目共睹,通过探店向年轻消费者“种草”,成了商家招揽生意的重要途径。探店在这两年爆发式增长,成为流量的“聚宝盆”,背后少不了平台和店家的助力。

有的店家会刻意请些“网红”探店,拍摄视频、图片,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吸引网友浏览。一旦消费者被“种草”,运气好的,能吃到美食或买到优质产品,运气不好的则会“踩雷”。

“探店”之所以乱象频出,归根究底,这是一个低成本、高回报的风口。因为探店门槛低、需求多,加上平台流量的扶持,这算是一个回报率不错的赛道,月入过万并不难。甚至,探店乱象频出的背后,还滋生出网红培训“速成班”、“买评赞”等灰色产业。

探店更多的是拓宽了消费选择面。不过,一些问题也值得注意。看上去制作精良的“种草”文案、照片或视频,是否是过度包装的“卖家秀”。目前,推广平台缺乏有效的管理标准规范,如果任由探店无序发展,那么损害的将不只是平台和商家的信誉,还会影响消费活力。

在这样的生态下,消费者对商家、网红以及平台的信任都将被大大透支。要想让探店在内容变现赛道真正持续下去,平台、商家和网红都需要走出流量至上的误区。探店说到底是探诚信、探品质。消费者需要的是诚信的探店测评和推荐,而不是“利欲熏心”的假象和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