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康养> 险企在34个城市布局养老

险企在34个城市布局养老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1-12-28 10:11

编者按:

如今,越来越多的险企进入养老领域。在养老金管理方面,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快速增长,10家保险机构通过账户及产品形式管理基本养老金超过2100亿元;第二支柱企业年金领域,保险机构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已经起步,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之后,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也稳步开展。在养老社区建设方面,险企通过轻、重资产多种模式布局养老机构。

□记者 仇兆燕

12月16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举行“全民大众话养老”系列成果发布会。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介绍,作为养老金融领域的主要力量之一,保险业及保险资产管理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深度参与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在养老金管理和养老产业投资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保险机构在全国34个城市布局养老产业,累计将超过13万张床位,国内布局养老的人身险公司比例达47%,通过轻重资产多种模式布局养老机构、社区和居家养老等领域。

险企深度参与养老实践

目前从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到重资产的大型养老社区、轻资产的养老服务,再到长期护理险、健康医疗险等养老相关的保险产品,保险机构在养老领域全产业链布局、积极参与养老金管理方面均积极开展实践。

曹德云介绍, 在养老金管理方面,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快速增长。根据协会年度调研数据,截至2020年末,有10家保险机构通过账户及产品形式管理基本养老金超过2100亿元,比2019年的约1500亿元增长44%。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领域,保险机构一直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曹德云介绍,根据人社部2020年度全国企业年金基金业务数据,8家保险机构合计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组合2885个,占比65%;投资规模近1.2万亿元,市场份额占比55%。从协会年度调研数据来看,截至2020年末,12家机构(包括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养老保险公司和其他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的机构)通过账户及产品形式,管理职业年金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元,相较于2019年底增长1.8倍,在职业年金运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目前,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已经起步,险企也积极参与其中。曹德云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保障收入达460亿元,累计超6200亿元责任准备金,保持了稳健增长势头。随着社会对养老金融产品需求进一步释放,第三支柱市场潜力很大。同时,2018年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启动,截至2020年末,共有23家保险公司参与,19家公司出单,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26亿元,参保人数4.88万人。今年6月,在浙江省和重庆市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9月,在武汉、成都、青岛、深圳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

险企还积极开展养老产业投资。据曹德云介绍,在养老产业投资方面,以泰康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太平、太平洋保险和大家保险等为代表的保险机构积极布局医养大健康产业。

养老产业商业化仍面临挑战

养老产业蕴含巨大机遇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从市场层面来看,在养老产业商业化发展进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难点和痛点。

“应对老龄化挑战,首先应完善养老金体系,解决养老的资金来源问题;其次要完善养老产品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人们多元化的养老需求。”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以“三喜三忧”对此进行了进一步诠释。

在他看来,喜的是:大多数人已经认识到养老需要依靠多元化资金来源,不能仅依靠基本养老保险;百姓的养老规划意识逐步提高,明白应当有适合个人的养老规划方案;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老金融产品,关注不同产品的特点。忧的是:在个人层面,有意识却不行动,而养老储备必须要趁早积累,尽早行动;在企业层面,养老金融产品不足,需要在充分了解百姓需求的基础上,创新养老产品和服务;在政策层面,许多利民的好政策没有得到良好宣传,应该让百姓了解相关政策,明确养老预期。

对此,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开展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中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加快政策顶层设计,“扩容、拓面”加强养老储备;二是加快推进养老金融教育,提升民众养老规划意识及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加快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服务供给,满足大众多层次养老需求;四是加快提升养老服务水平,营造“适老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