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康养> 记者手记:消费者是否买单

记者手记:消费者是否买单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时间:2021-11-11 10:48

□记者 谭乐之

在此专题的采访、写作过程中,记者对特药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反复过程。

最开始参考多篇公开报道,记者认为特药险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赔付成本过高;后续的采访又推翻了之前的推断,发现特药险赔付成本没想象的高;但是,在记者与其他采访对象沟通“卖贵了”的想法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甚至有一种声音认为,从乐城特药险的数据看,“170万的投保人数”,消费者似乎也愿意买单,毕竟“买单即合理”。

什么是真相?特药险作为一种创新型险种究竟好还是不好?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一名记者来说,最好的方式不是得出结论,而是呈现事实。

比如,“买单即合理”的观点,无疑类似于“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反映了一切信息。如果追问一句“反映了什么信息?”,实际上很快就能发现,根据“170万的投保人数”就得出“消费者也愿意买单”这样的结论是不成立的。如果说从2020年“170万的投保人数”就认为乐城特药险被广大消费者认可,那是不是截至2021年10月“45万的投保人数”就意味着“消费者用脚投票”了?

事实上,商业交易背后有更为复杂的因素,是否存在宣传力度、政策激励、消费者认知模式、疫情影响等多方面因素,还有待考察。只看“170万”这个数字,是一种孤立的、静止的观点,忽视了事物总在不断运动变化;只看投保人数就得出消费者认可度的结论,忽视了事物的复杂性和多元性,过分草率地简化了因果关系。

作为记者,要有追问的精神,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要避免“只有一种声音的危险”。如果只有一种声音,报道可能就会产生类似的难题。本质总是躲藏在现象这层面纱之后,而记者需要做的,就是探寻、追索、呈现。